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
【教学教研】精准定位,重“新”出发 ——地理学科高一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

31
发表时间:2020-09-22 08:43

精准定位,重“新”出发

——地理学科高一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 

黄宋芬

在新课改的滚滚大潮中每个教育者都在寻找自己最佳的导航方式,在这个大潮中,我对高一地理的教材编写、体例设计、模块处理等有了新的认识,现将培训内容和我对“课程定位、教材分析”的理解体会报告如下:

高中地理是人文社会领域和科学领域的基础课程,主要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,要求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,掌握地理学习研究方法,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。高中地理必修共6学分,必修一、必修二、必修三各2学分。选修的内容有:《宇宙与地球》、《海洋地理》、《旅游地理》、《城乡地理》、《自然灾害与防治》、《环境保护》、《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》。《必修一》的基本地理思想是: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,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发生、发展和变化规律。以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动为核心,揭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。《必修二》的基本地理思想是:人类从事各种活动,都应该协调与环境的关系,尊重自然规律,讲求环境伦理道德。《必修I》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主,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、地球上的大气、地球上的水、地形的塑造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等内容,主要介绍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、基本原理、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,并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来探究地理过程、地理事物现象发展变化的成因。教材的体例设计有:内容提要、思考或读图思考、活动、阅读、案例、问题研究六块。其中内容提要以问题的形式出现,如第一章《行星 地球》的内容提要是:

“地球处在什么样的宇宙环境中,

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,

太阳对地球有什么影响,

地球的运动有什么规律,

地球运动有哪些重要的地理意义,

地球具有怎样的结构,”

学生通过内容提要了解本章要掌握的内容,带着问题在学习中找寻答案。关于其他几块的处理,专家讲:“阅读”就是读了就完了,起到扩展知识的作用。“活动”:提倡教师和学生动手做,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,在活动中可以观察现象,总结规律。如:讲热力环流时,教师可准备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箱,倒放在桌子上,把一团蘸了柴油的棉花团点燃,放入箱内,观察烟的运动方向,这样能形象、直观地展示热力环流现象。问题研究侧重过程和方法,其结果具有开放性。如:畅想型问题: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,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资料来补充问题研究的内容,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,写成小论文,在班内张贴或者可以向学生刊物上投稿。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图片、视频,勾起学生“好奇的小虫子”,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

文章分类: 地理资源
分享到: